半岛问法热线
律师解答
参观完之后不久,公司的工作人员就给老人宣讲。“说是现在投入资金,三年后项目建成,我们就能够入住,先投资先选房,并且,我们投入的钱会每个月返给我们,等于我们到时候免费养老。”李大爷和身边的不少老人都心动了,李大爷告诉刘律师,自己投进去了20万元。
“一开始,确实每个月给我们返到银行卡里500元钱,可是返了能有一年多,后来就不返了,到现在没啥消息,我是不是被骗了?投进去的钱还能找回来吗?”李大爷忧心忡忡地询问。
山东颐衡律师事务所律师 刘海勋
律师解答
山东颐衡律师事务所律师 陈悦蕾
律师解答
市民刘女士来电咨询,自己遇到了一方多卖的情况,现在钱交了,对方也不配合办理过户也不还钱。“去年,我通过中介看中了孙某出售的房屋,房屋的位置和价格都让人满意,我与对方签订了《房屋买卖居间协议》,并先后支付了购房款106万元。”刘女士说,后来才了解到,对方已经与多人签了房屋买卖合同收取了多个买家的钱款,并且整套房子也已经被对方抵押。“我找到对方,对方已经摆烂,说自己没钱,我该怎么办?”
“从您讲述的情况来看,对方隐瞒房屋被抵押的事实,先后将房屋出售多人且并未履约过户,非法占有的目的非常明显,应当属于合同诈骗行为,其行为已构成合同诈骗罪。”陈律师了解完刘女士所讲述的情况后建议刘女士尽快到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会审查对方行为,如果构成合同诈骗罪会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对方会受到刑事处罚。”
陈律师建议,购房者在拟购买二手房屋时做好产权调查,查询到相关的“房地产抵押状况信息、房地产权利限制状况信息(如查封)”等,如发现有房产被抵押等情况应谨慎签订购房合同,可较为有效地避免出现类似“房财两空”的被动局面。
半岛问法热线
>>>问法感悟
陈悦蕾律师:现在很多不法分子打着国家政策的旗号,营造“养老恐慌”,利用老年人金融防范意识较差的特点,恶意设套。那么如何增强金融风险防范意识最大限度地挤压犯罪分子“行骗空间”呢?律师建议,1.不轻易相信2.不轻易泄露个人信息3.不贪图便宜4.不要轻易动钱5.警惕“各种讲座”6.端正保健理念。
刘海勋律师:信息化时代,电信诈骗无孔不入且危害巨大。建议大家对电信诈骗时刻保持警惕。不管在网上遇到什么样的情形,都要谨记,不转款,不泄露包括银行卡号、身份证号在内的个人信息。遇到疑似电信诈骗,一定要保持冷静。如身边发生电诈损失,要第一时间立即报警。
>>>相关判例
相关判例:警惕网上“爱情”陷阱!案情回顾
2022年,被告人宋某、秦某夫妻二人预谋,由秦某(女)谎称单身,利用微信“附近的人”搜索功能添加异性进行聊天,通过发送网上搜索的虚假照片、伪造虚假身份信息等方式骗取他人信任,与之建立恋爱关系,当对方提出见面时,便让对方支付交通费、餐饮费等费用,待对方支付成功后将其拉黑。
2022年7月至12月期间,被害人吴某某“上钩”,秦某以生病需要治疗、生活费用不够、没有钱买摩托车、想要吴某某表现等理由骗取吴某某钱财共计71240.17元。当吴某某想要同秦某视频、见面时,秦某便以各种理由推脱,直至案发。
法官说法
本案中,宋某与秦某二人合谋,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编造虚假事实、隐瞒真相的方式,使他人产生错误的认识,并基于对双方系恋爱关系的错误认识处分自身财产,数额巨大,构成诈骗罪,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之规定定罪处罚。
反诈提示
微信“附近的人”,其实并非在你附近,不法分子可以通过相关设置,改变其地理位置,更有甚者采用“AI换脸”技术视频聊天。实际中不少人利用这一功能招嫖、诈骗。莱西市人民法院提醒广大网民,网络交友要保持清醒和谨慎,在未核实对方真实身份之前,不要有交易及转账行为,以免掉入陷阱或走入误区。